2009年2月6日

只待一學期就出問題

 (下文摘自某期末報告,主要閱讀材料為Manuel Castells《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

網絡社會中,建築界--產業、工作與建築形式--如何被網絡的邏輯所穿透?

如同Castells所提示的,空間既是結晶化的時間,其形式不只是構成「地方」的因素,也蘊含了社會結構動態的訊息,簡言之,空間就是社會。而以建築師為主要形象的空間專業者們,作為營造空間的角色,同時又是一種被有清楚疆界的國家體制所認證的空間專業,在全球資訊化的年代,開始大量的跨國移動、接受來自海外的委託案,在世界各地設計出蘊含新社會訊息的建築。

但是網絡社會與資訊化的城市,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的基本幾何形勢,其影響空間的方式並不是只在於建築的設計,或者是生產出一個「流動空間」的理論定義而已。

如果我們簡略地區分,建築界大約可以分為幾股影響力:國家的建築行為(以及行為人)管理制度、建築教育系統、以及實務環境中的專業者們。

第一項特別指稱法規體系,第二項則是規制化了的規劃設計教育,而第三項就是實務的操作者,在這裡主要是指稱影響力量而非族群,而專業者們在這個理解架構下,基本上是被動的呈現政治、經濟、社會與前兩者的影響---即使專業者們自覺地想發揮影響力,也不能否認背後有如此的物質與精神基礎。

空間工作者位於這個系統的中間,而建築師可說是這個系統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中介並表現著這幾股影響力的互相流動。但在中介與反饋的同時,建築師等人的「專業者」身份卻也是主動性最低、最易受干擾的。

因此,不能忽略的還有外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前述這幾股力量絕非個別地對於建築環境與建築師造成影響,它們是互相牽動的系統,受各種因素的干擾,也針對各種影響來源做出回應,其關係我們可以用一個整體的社會系統來理解,只是以空間營造行為的角度來如此理解。

從本學期的閱讀書中,我們可以理解到:資訊時代的空間形式想像來自於兩個極端:一為寰宇的,另一為地域的。資訊菁英之間有日趨均質化的生活方式,也帶來均質化的生活想像,但這並非單純的因為強勢文化所導向的單面向、階級差別的生活想像(雖然它確實有階級上的意義),而是一種新的認同形式,跨越了國族國家之間的菁英聯誼俱樂部的程度,邁向「地球上」的菁英階級的組成。

而另一個極端,所謂的地域化,也不只是出現在所謂網絡外「脫落的部分」而已,網絡的組織中,不論是節點與非節點,都不是無表情的,都與世界中實質的「地方」有所聯繫,而且「地方」的資源、特色與關係經常是能否加入網絡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地方並非消失,也不是退縮到第四世界或是極端份子的認同概念裡,而是以新的邏輯、網絡的邏輯,重新鑲嵌到它們原本的「地方」。

上述以一個幾何、影響力與空間形勢的分析,概略描述了網絡社會世界觀的基本理解。而我想談的主題,是建築工作者們在這個新社會中的全貌,它不只是空間的理論定義而已,還包含了生產過程。而就像Castells以「資訊技術範型」與「認同的力量」貫串全書,將概念與實例交替佐證,以呈現網絡社會的全面性一樣,建築、空間的設計產業,也可以被理解為在各方面,都被網絡社會的邏輯所穿透、甚至再結構的。

如果我們要往下發展,作為一個以涵蓋廣度為主的研究,必須顧及以下的面向:

1.經濟活動與建築空間的生產之間的關連:土地與建築早已商品化,我們的空間早已在經濟的邏輯中隨之運轉,因此理解經濟活動,特別是與土地開發、房地產有關的活動,對於瞭解空間營造行為是必要的。而不似Castells將新經濟與流動空間分開論述,在這裡的用意是要將它們連起來,試圖更清楚理解一個事實:所謂的網絡、流動空間,並不是概念上的名詞,而是來自於新經濟的牽引。

2.建築專業者的新工作型態:這個部分將與就業與生活形態有關,以個人或是工作單位的經驗出發,結合Castells對於就業型態的分析。設計師相較於一般勞工與專業技術者,通常在一般想像中已具備一定程度的「彈性」,但是事實上他們身處空間生產的產業之中,並不全然由個人的性格與才華決定他們的工作方式。反過來說,描述整理他們的工作方式,也有助於從個體的角度,去理解網絡社會中空間產業的形貌。

3.資訊化城市與設計形式的符號化:建築形式與生活實質脫離,這個概念在網絡社會中是如何被理解而實踐的?資訊已是生產的要素,而非只是資訊而已,而建築形式作為帶有符號性質的資訊,在新的生產與社會結構中,似乎已經可以充分地將形式(表皮)與實質(生活空間)分開來討論。形式成為符號與商標,成為有價值的資訊,而空間的生產與再生產,有可能被忽略,也有可能回到地方的邏輯,重新加入情感以及原始的認同。建築既有實質也有虛體,它是有可能分裂但全面地回應網絡這個新社會的邏輯的。

4.建築價值的認同--寰宇的與地域的:回到緣起的一開始,從建築形勢與對於空間價值的認同,重新描述一次影響空間營造系統的力量交織---以網絡社會的邏輯描述。

 

參考(發想)案例

1.商標美術館--古根漢、歌劇院、南故宮、北京與上海

2.歷史角色扮演園區--北京的胡同與四合院的變化

3.符號與生活空間的分離--長城腳下的公社與台灣的澳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