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4日

《貨幣戰爭》未整理讀後


美元是一種法幣,其能力的來源是正當性、以及依附於正當性之上的信任。它的供需是能夠控制的,不像黃金、白銀與石油,只有老天能供給。因此運用這種「買空賣空」的貨幣系統,除了規模的意義之外,還有操作自由度的意義。

脫離金本位意味著脫離自然的經濟規模,指向更加流動、不穩定的經濟狀況,這一點直到現在更加清楚。在作者的邏輯裡,每一次的戰爭、危機、蕭條,都是銀行家們「收割」利益的佈局,每一場政治鬥爭都是銀行家與政治人物之間的抗衡。

製造危機以維護正當性、正當性與信用、信用擴張過度所造成正當性的危機,於是再度組織一個危機來解救美元的危機。用擴大債務來解決(?)無法償還的債務,美國聯邦預算的赤字是如此、拉美國家驚人的外債與國際銀行組織的恩怨是如此、東亞金融風暴的災後重建也是如此。

這陣子的所謂海嘯,就像長江上著火的連環船,看似癬疥的房貸問題因為資金快速轉移的流動性以及國際金融業者的連鎖性,引發了許多其他積弊的爆炸,從而使局勢失控(對於羅斯柴爾德家族來說就未必是失控了---也許作者會這麼說)。

配合本書,我們也才意識到,原來看似喊水堅凍的美金跟「金」一點干係也沒,是一種坐地起價的空白條子,它的力量來自於綁架美國的命運,也因此裹脅了美國的朋友、算計了美國的敵人。
Castells 在他的書中也將金融活動的轉變納入了新經濟的範疇,新經濟的菁英與貨幣戰爭的幕後黑手會是同一批人嗎?在作者的理解中是相去不遠的,那些潮起潮落的新貴與炒手們,終究只是隨著浪頭衝浪或跌跤的表演者而已。

作者拿一個邏輯去解釋所有的歷史事件,是過於偏頗片面的,但作為一種提醒,倒無不可。

提醒什麼呢?金融活動的危機僥倖本質以及我們所需抱持的戰爭意識,不過升斗小民的戰爭意識,大概也不過是攀炎、避禍的程度而已罷。

倒是書中正文最後一句話深得我心,雖然有待深究:「藏金於民以待天下有變」。

財富應該是透過人民的勞動創造的,人民有權選擇如何儲藏他們的財富,拋棄實質自然積累而鼓吹的泡沫,總歸會被它自己的重量給壓垮。

藏金於民、藏富於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