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Reflection--Week 11


專業、焦慮
上週簡直是我們的「焦慮週」,實習、理論課都出現了類似的討論聲浪,這樣的討論我想並不能真的解決焦慮,不過說出來總是件好事。我想簡單回應上一次我所討論的焦慮。有一部份的焦慮也是來自於不知道該怎麼問自己問題,「問題意識」本身就是個問題。針對在城鄉所學習的焦慮,我想在有實事可作時就不那麼嚴重了,也許每個人對於在這裡學習的預期不同,但是專業之上的眼界,是我們不管哪一組出身都需要的,多與環境實踐相關的人事物接觸,我想對於我們的學習都是有益無害的。
 
網路、網絡、社會運動
 
在 Manuel Castells  所著《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導言中,開宗明義表示資訊化社會有一個「一以貫之」的結構方式,此即「網絡與自我」,其中「網絡」代表的是資訊技術範型,而「自我」則是認同的力量,特別是原初的認同。透過這兩股力量的作用,我們的經濟、空間、社會、生活,都經歷著深刻的再結構過程。
 
資訊無所不在、時時令人困惑的世界中,認同成為主要的意義來源,有時候是唯一的、特殊歷史時期的意義來源,這個歷史時期的特性是:
 
1.組織普遍瓦解
2.制度去正當性
3.主要運動消退
4.短暫的文化表現
 
而社會運動則有片斷化、地方化、單一議題取向、稍縱即逝等傾向。
 
以上這些敘述都指向一個在各方面更極端的社會想像,正如同社會越來越按照網絡與自我間的兩極對立而結構。不只是全球金融、經濟、社運串連等現象,世界原本存在的剝削、邪惡,也是一樣變本加厲。但是社會運動似乎適應的不如資本主義快,以往主要的運動單位如工會,除了資方必然的壓抑之外,也因為新資訊經濟模式所帶來的新勞動關係(工作彈性化之類),而逐漸使不上力。
 
網絡社會中的資訊技術範型,正如同M. Kranzberg所列舉的科技律則第一條所說的:「資訊不好也不壞,但也不是中立的。」資訊與網絡已經是現代社會構成的因子之一,既得利益者與掌握權力的人固然也掌握了資訊與資源,但也因為主流思考的惰性而沒有察覺新社會的可能性,所以這幾年由網路而起的社會現象與社會運動,雖然讓人耳目一新,但也還沒有給社會、給既有結構真正的衝擊,畢竟這並不是在技術上使用新工具就能夠衝擊到的問題核心結構。
資訊社會的新工具即是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目前合流的作為,我想還是比較偏重在戰術層次的。以下幾點是我對於目前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關係的想法:
 
1.更直接、也更淺嚐式的參與形式,網路使用者能很快地連署、回應、加入討論,但也相對更難維持注意力與熱情,而情緒直接表達在看不見實體的網路上,也不容易探知討論者的態度與真正意向。
 
2.「話題」形成得快,「議題」的凝聚較慢。如同前項所說,容易衝人氣,一來一回式的論區對話效率一般來說也比較差,情緒性的發言更容易誤導了討論方向。
 
3.能迅速動員,特別是分眾化、針對特定對象的號召。以網路為溝通形式對於某些族群來說特別有效率(例如所謂的宅),除了因為他們已經習慣網路的使用之外,也是由於他們平常就因為興趣或理念而有互動聯繫,一旦有訴求被發起了,這種特定議題的運動會特別快速,極端但不很恰當的例子就像「快閃族」。
 
4.反過來說,網路社運可能因為特定族群的訴求、以及經常出現的熟面孔而被貼上標籤。這一點或許傳統的運動也一樣,但是在目前,重度的網路使用者仍被輕易地視為「宅」(我對此表示抗議),同時也是符號、象徵被淺薄操弄的社會氣氛中,可能出現的危險之一。
 
5.「認真」的運動,似乎都會回到實質空間---這才算是「被看到」?我認為野草莓一開始就是「正規」運動(感覺上背後還有指導教授),比較好的例子應該是「去死去死團」,儘管他們不像是個社運,但有這種現象。網路空間中集結激盪的滿足感還是比不上走上街頭被真正的人群看到。
 
6.特別常見的正是「象徵的操弄活動」,網路上的語言本身就是創意十足的符號系統,而這個世代的人幾乎都能熟練使用「符號」這個武器了---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
 
7.這一點是技術性但又極其危險的:訊息容易被過濾、淨化、曲解、催眠式地使用。灌爆、假留言、戰文、刪文、強迫關站、「假裝」流量太大、關鍵字封鎖、網域全面封鎖……資訊越氾濫也表示資訊越容易被操作,這不管不是運動,只要是網路空間就會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