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日

Reflection--Week12

城市意象 與 模式語言

 

這週的閱讀材料也許是「城鄉所的學習材料」中最具體的建築設計相關理論了,不同於偏向政治經濟分析或是社會行動的操演,這兩套理論(更多地是方法論,我認為)都著重在實質空間的分析與營造上,然而不管是都市景觀元素,或是模式語言,都不是形式的積木,而是空間中行為的組織方式。它們是「模式」而非「模型」。是構成的理論而非形式的理論。

 

以下我想對於這兩套理論作一些異同的比較。這樣的比較方式看來並不精確,但我想透過「交叉比對」的方式,分別對於這兩套理論進行詰問與分析,這樣應該更有助於突顯它們的差異,畢竟雖然兩者都用原則性、分類式的語言所描述,其思想背景、思考邏輯、建構方法卻大不相同。對比如下:

 

1.      在各自實踐的背景與操作環境方面,Kevin A. Lynch在東岸城市群中追尋城市景觀的線索與都市地景塑造的原則;而Christopher Alexander則在西岸較為粗放的校園與社區中尋求實踐的機會。

 

2.      Lynch的論述總是從大量的實地調查與資料累積開始,以歸納的方式將資料收攏為元素;而Alexander的模式語彙則著重在將具體空間元素符號化、系統化,其構成有如數學的建構,似乎有自成一知識體系的企圖。

 

3.      在兩人的生涯之間,一個有意思的對照是:Lynch曾師事於建築大師Frank L. Wright,以師徒制、工藝系統的建築訓練著稱,但Lynch後來的走向是很學院式的。至於Alexander是物理與化學背景出身,後來卻走向草根力量,寫出自力營造的聖經。

 

4.      雖然兩者人文色彩都很濃,但由於是從都市現實的考察出發,Lynch實證主義的傾向比較明顯;反觀Alexander的模式語彙,背後卻是很哲學式(甚至是玄學式)的指導原則,帶有神秘主義的感覺。

 

5.      承接前一點,我們似乎可以在形而上的部分略作引伸:同樣是在表現某種「理性」,Lynch雖然有著隱藏不住的社會關懷,其工作方式與理念卻是傳達一種平穩漸進的空間過程,在大都市無可避免的環境條件下,維持中小尺度的生活感,以內斂的方式守護著思想中的烏托邦;Alexander的設計方法則是一個看來頗具顛覆性、實驗性的構成理論,由嚴謹的秩序與操作流程所組成,除了在西岸某些地區外幾乎找不到完整實現的案例。不過由於其工具性被組織得很完整,模式語彙確實有放諸四海皆可使用的潛力,各地各類型的空間,都可以從中獲得養分,在方法上,或是語彙的套用上,部分實現Alexander認為的好品質。

 

6.      對於空間營造的社會過程,Lynch是抱持較為靜態的態度,Lynch比較少將政治、權力關係等無形脈絡加進對於空間的觀察分析,也因此他所提倡的都市設計,多半是一種調適、順應都市結構的過程,比較不會觸及空間問題的背後,社會中真正的矛盾關係。

 

7.      而空間營造的社會過程對於Alexander來說,是現代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生產系統(技術)與人脫離的過程。Alexander的空間認知由主體的感覺開始,發展出相當唯心的環境價值,他重視生產系統,藉由發展模式語言希望能為所有人奪回自己營造空間的權力。從這點來說,他又太過化約了既有地景的形成過程,模式語彙與其思想體系的理想性對於他想幫助的對象來說太過虛幻,太難體會,這一點反而使得模式語彙在實用上,更接近於工具式的使用,而沒有觸及到Alexander真正想倡導的理想空間營造方式。

以上比較的收尾也許能表現出它們之間的分別,但也突顯了一個共同的問題:未能清楚解釋、進而改造「空間過程背後的社會過程」,而這個隔閡卻是,不管空間實踐者也好,社會行動者也好,都渴望釐清的事情。也就是說,不論透過都市設計,透過模式語彙,都有無力之處。(寫到這裡我也暈了)

 

並不是上帝建構了世界,世界就自我完成了,在時代變化的過程中,有許多規則以外的事物在影響著世界,再怎麼嚴密的設計理論與執行,都會被權力與利益牽動干擾,該以什麼樣的關懷,透過什麼樣的手段,處理什麼程度的問題,這一連串問題,作為規劃者,是無法停止思考與反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